最近上面的会不少,传递的信号挺明确。
政治局会议提到“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”,以前都说稳定,现在多了“活跃”,这意思挺明显,希望市场热闹点。
还说要搞“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,说白了就是该放大招别犹豫。
央妈这边呢,上个月搞了6000亿的MLF操作,净投放5000亿,这手笔不小,说明流动性给得挺足。
虽然4月LPR没降,但市场都盯着呢,降准降息预期还在,后面随时可能来。
而且专项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加速发,1.3万亿的特别国债,8000亿砸向重大工程,5000亿搞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,这对基建、消费都是实打实的利好。
地方上也没闲着,广东、上海都在谋划提振消费的方案,马上五一了,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,旅游、零售这些板块估计能沾点光。
政策面整体是偏暖的,就看后续落地效果咋样。
从资金面上看,机构和散户简直是两个世界。
机构这边,汇金、险资这些大资金持续增持宽基ETF,沪深300ETF规模都破万亿了,说明机构在悄悄囤核心资产。
北向资金虽然有波动,但最近一段时间净流入不少,外资对A股核心资产还是有信心。
可散户就不一样了,很多人还在中小盘里折腾,追涨杀跌。
但现实很残酷,中小盘股票分化严重,好多业绩雷还没爆完,4月下旬不少公司因为财报延期、业绩变脸被ST,踩雷的人不在少数。
这时候机构和散户的分歧就出来了,机构看长远,散户陷在短期波动里出不来。
另外,市场成交量有点尴尬,最近几天在1.1万亿左右晃荡,不算特别活跃,但也没缩量到让人恐慌。
这种情况下,资金大概率会往确定性高的地方跑,比如低估值的权重股、业绩稳定的高股息板块。
老美那边关税战闹得凶,145%的关税确实狠,对出口企业有影响。
但我们也没被动挨打,一方面,周边外交搞起来,一带一路国家订单不断,4月广交会人挺多,亚非欧客户占比很高,多少能对冲点老美的压力。
另一方面,我们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,促进消费、扩大内需,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。
美股最近也不省心,垃圾债收益率飙升,特朗普政府又折腾美联储主席鲍威尔,市场波动不小。
但我们A股最近挺抗跌,银行、电力等权重股护盘明显,说明内在韧性在增强。
而且老美那边也有压力,关税搞下去对他们自己也没好处,后面说不定会缓和,这对A股情绪是个利好。
现在的A股,板块表现简直冰火两重天。
银行、电力、煤炭这些高股息板块稳如泰山,工行、建行股价创了新高,长江电力这种水电龙头也很抗跌,股息率超过5%,对追求稳定的资金吸引力很大。
为啥?
经济不确定的时候,大家都想找安全垫,这些板块业绩稳定,分红高,成了资金的避风港。
可科技、中小盘就不一样了,算力、AI这些前期热门板块,最近分化严重,有的业绩超预期大涨,有的因为不及预期大跌,玩的就是心跳。
中小盘股票更惨,4月下旬不少个股因为业绩问题暴跌,ST股批量出现,散户稍不留神就踩雷。
这说明市场风格在切换,从炒概念向看业绩、看确定性转变。
最后总结
总的来看,洗盘大概率接近尾声了。
政策面有支持,资金面机构在囤货,外围压力虽在但我们有应对措施,核心板块也稳住了阵脚。
只要后面没突发黑天鹅事件,大盘发力是有可能的,甚至行情可能超预期。
但我们也得认清现实,现在不是普涨行情,个股分化会一直存在。
中小盘股票风险还是大,业绩雷、退市风险时不时冒出来,散户别总想着炒小炒差。
核心资产、低估值权重股虽然涨得慢,但胜在稳当。
作为普通投资者,别被短期波动扰乱心态,政策和资金都在往好的方向走,我们得有点耐心。
行情起来可能不会一蹴而就,但大方向是向上的,只要抓住确定性高的板块,别去碰那些妖股、问题股,后面赚钱机会还是有的。
相信市场会慢慢好起来,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免责声明:文中数据均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,文章仅一家之言,个人粗浅思考,仅供交流,不作为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
